家居生活寻求健康品质 空气净化器市场规范“乱入局”

时间:2018-07-20 作者:中国化工仪器 阅读:3123

室内空气污染,你担心了吗?家用空气污染检测以及空气净化设备来势汹汹,你是在盲目选择还是理智消费?

“朝九晚五”的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和公司,往往是很多人24小时的大半。另外一些零散的时间,是在餐馆,还是在图书馆,或是在体育馆、博物馆、游泳馆、健身房、酒吧、地铁、公交?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室内”在绝大多数人们一天的日程上都算得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不止。正是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室内污染”也才越来越受重视,所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都希望是洁净无污染的。

不过呢,就现代生活场景而言,建筑家装、临窗马路、比邻施工、楼下小吃、室内抽烟等,逐步汇聚成了多种多样的室内空气污染。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分析,所有原因中,通风不足占比过半,室外来源超过10%,室内污染本身则有17%左右。

钟南山称,按照每个人每天呼吸2万多次的频率来看,差不离就是1万多升气体的往复置换。以人们80%停留于室内的平均值为基础,这意味着如果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超标,影响甚至比室外污染还要大。

二氧化碳、甲醛、笨、尘螨、霉菌、粉尘颗粒物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室内污染物,来源无法尽述、成分不算简单,也很容易被人忽视。我国环境工程专家侯立安院士提出,修订完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是当务之急。

据悉,《室内空气质量健康评价标准》制定已经在路上,今后关于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室内空气如何算得上污染,属于哪种程度的污染等问题,都将有更为科学和统一的标准。业内专家称,这无疑将缓解室内空气有害物超标矛盾,研究出可行性更高的优化解决方案。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对民众的室内污染知识普及,规避因为一知半解而陷入思维误区的现象发生。

例如,已经是“三人成虎”的装修污染,在人们意识里被放大,而其实其在室内污染中的占比还不足5%。因此,只能说装修污染值得警惕,却不能因此忽视更有威胁的因素。

又例如,室内污染引起的“恐慌购物”,过于依赖快检数据,实际上是有些偏颇的。专家提醒称,快速检测不失为一个便利,且容易触及的室内污染检测手段,但是结果更多的具备参考价值,不要盲目夸大检测数据。

还有,室内空气污染是一个“有来有往”的过程,并不是说今天有,明天治,以后就都不会出现了。形成长期预防意识非常重要,比如勤通风,养绿植,就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自然,随着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这样的针对室内污染而生的环保设备的诞生,越来越多家庭也倾向于购买和使用。一方面,更多关注家具、壁纸、地板、油漆等产品的环保标准,另一方面从家用检测设备到空气污染净化设备,都成为了家居生活的标配。

这也就是,在市场经济下的另一条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锦囊妙计”。但是也要注意到,正是因为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市场火爆,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给予了这个新兴产业无限可能,所以“乱入局”的情况无可避免。

浏览几大主要电商平台的品牌目录就不难发现,大大小小商家,听过名字没听过名字,价格高价格低的,混成了“一锅粥”。至于到底是你好还是他好,或者是其实你们都不好,很多消费者也只能看到流于言表的宣传和一些似懂非懂的参数。

再进一步,侯立安院士也指出,在这个圈子,其实国内品牌掌握的核心技术比较少。“杂、乱、散”大约就能概括目前的空净市场现状了,标准不够精细、监管不够严密、利益难以平衡、技术创新力不足等,均有之。

规范整个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市场是板上钉钉的任务,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开始逐渐趋于理性之后,比较性消费和功能性消费将助推产业加快完成优胜劣汰的转换。竞争白热化,市场起伏明显,这都是一个自然的过渡过程。

所以,尽管数据显示,2018年前四个月,净化器市场规模同比下滑35%以上,依旧不能阻挡市场热情。新风系统引领了一波新风向,更是恰如其分地接驳了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的高速发展曲线。

品质追求,永远是长久立足的动力。高端化、智能化、节能化、健康化、低能耗化,都是看得见的环保家用产品的未来。之于室内净化也是如此,相关设备不断经历转型和进化,争夺更广阔的海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