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发展新浪潮强袭之下,国际标准愈来愈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标准修订和标准国际化,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在世界标准制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而标准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提高我国产品服务质量,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到“十三五”末,要完成1000项中国标准外文版的制定。同时,要不断加大国际标准制定和转化应用的力度,2020年底前,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从86%提高到95%以上。
深化标准化改革是切实提升民生和公共安全的必经之路。持续推进标准与认证、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是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借助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提升标准建设体系,从标准拟建到标准实施,标准信息反馈、标准考评每个环节都应加强重视,最终促进标准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近日,进一步推动标准化工作,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推动标准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GB/T 15244-2013 微束分析 硅酸盐玻璃的定量分析 波谱法及能谱法等59项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
据整理统计,其中与仪器行业密切相关的包括ISO 18664:2015 中医药 - 中药材重金属检测、GB/T 15244-2013 微束分析 硅酸盐玻璃的定量分析 波谱法及能谱法等4项标准、Q/GDW 11040-2013 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节约电力电量测量与验证通则等20项标准以及ISO 17599:2015 技术产品文件 机械产品数字样机通用要求和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等7项标准。
新时期下,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更新、更高的要求。标准化改革要想实现新突破,需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不断拓展标准化工作领域,充分释放企业等社会主体标准化创新活力。
当前,标准化事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升标准工作效益化、质量化发展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