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科研经费“绯闻”争议 仪器事业需要均衡发展

时间:2017-08-31 作者: 阅读:3872
      在国家大力深化改革,推进经济产业转型之际,有一些企业怀揣热血与激情在未知的领域不断精进。阿里巴巴无疑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率先迈进电子商务领域,由此驽箭离弦带动着中国经济产业全新的腾飞。
      然而当人们还在惊叹其为社会带来的“颠覆式”创新之时,网上食品、医药品、生活日常消费品造假事件一波接一波,为互联网购物市场打上了良心的“拷问”。究其背后的原因,这反映了电子商务产业面临严峻的价值观问题,是对经济效益追求把握不准确的发展问题。诚然,良好的运营方式会促进生产力高速提升,而不恰当的、不科学的取巧盈利策略则直接导致经济市场备受质疑。
      以此类推,正如硬币有正反面之分,在科研界,经费问题同样面临“硬币”困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多数国家在强国之路上都极为重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如何给科研创新更大的资金扶持,如何切实帮助企业主体谋发展,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些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重。而一定程度上合理地把握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用将直接受益科学仪器产业的蓬勃发展。
      科研经费往往是由政府、企业、基金会等通过一定方式筛选来分配,用于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而支出的费用的概称。近两年,可以发现国务院教育部颁布了不少文件聚焦经费松绑政策、经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科研工作者兼职兼薪管理制度、科研财务助理制度,鼓励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重视创新、合理创新,运用全社会优质资源,在仪器配备、人才汇聚、企业合作等多方面力求图推动科研技术突破性发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
      但在同一时期里,关于科研人员在承担科研项目期间贪污犯罪的指控和审判,却不在少数。防止并治理科研经费使用中腐败行为,规范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作风建设需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事项。
      尽管我国研发经费屡创新高,成绩斐然,但不容忽视的是,无论是投入结构还是研发投入规模,相对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方式的迫切需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在系列科研仪器重大专项、相关基金项目经费下达之时,确保不将科研经费“管死”的前提下,针对具体科研项目严格实施相关考核制度,防堵漏洞,斩断谋利渠道,让科研经费每一笔都用在刀刃上。给予科技研发足够的“净化”空间,除体制完善之外,还需有正确的荣辱观、社会责任感。防微杜渐,让科研经费释放应存在的价值是表面,守住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之道才是核心。